针对红外焊接的热成像检测系统,能够及时在生产线中发现有问题的焊缝,并通知相关人员做出响应。

图1:红外焊接的零件的热图像。

MoviTherm公司开发了一种用于红外焊接的热成像检测系统。

红外焊接是一种使用红外辐射将物体连接在一起的方法。红外辐射产生热量并将热量高度集中,聚集的热量能够熔化物体上的指定表面,以在不影响物体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将物体连接或融合在一起。

实现这个焊接过程,需要将被焊接的物体放置在焊接夹具中来完成。焊接夹具用于对被焊接的物体进行固定、定位,然后对红外热源(发射器)进行定位,以便热量可以集中在两个被焊接对象之间的最佳点。发射器安装在一个滚筒设备上,然后将其定位在待焊接的物体之间,并为焊接提供最佳温度。

红外发射器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灯泡。它们产生热量并将热量聚集,以满足执行焊接对热量的需求。发射器可以产生3300°F~4400°F之间的热能,并可以在1s内达到这样的工作温度。一旦被焊接物体上的指定区域熔化(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几秒钟),物体就会被机械地挤压在一起以实现连接。

红外焊接特别适用于连接热塑性材料。与其他焊接/固定方法相比,红外焊接具有以下重要优势:

需要更少的能源,从而降低能源成本;

是一种非接触、无颗粒的焊接过程;

可以实现密封焊接;

可以焊接各种不同材料;

对轮廓分型线没有限制。

红外焊接面临的挑战

MoviTherm公司业务发展副总裁David Bursell表示,红外焊接虽然非常有用、有效且节能,但它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红外焊接对反射材料没有那么有效,即使是肉眼看不出反光的材料。保持强焊接的最佳热水平,是焊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如果发射器断电,焊缝中可能会有一个“冷点”,这会削弱焊缝的连接质量。

另一个挑战是保持材料的均匀性。这是一个出乎意料、但却非常重要的发现。MoviTherm公司的一位客户在一个生产批次中遭遇了焊缝质量的急剧下降——事实上,是焊接质量检测让他们发现了这种情况。经过从焊接完的产品到原材料的过程追溯,最终发现该生产批次使用的原材料被存放在了与平时不同的地方——它们被存放在了温度不可控的环境中,结果导致材料在焊接前的初始温度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了焊缝质量下降。

客户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随即将原材料存放在了温度可控的环境中,以保持适当的、可重复的均匀温度,从而确保可重复的最佳焊接效果。

设计检测系统

MoviTherm公司大约五年前首次推出了热成像红外检测系统。这个系统从一个连接到计算机的热成像相机开始演进。连接到计算机系统的热成像相机系统,本质上是每个版本演进的基础。

与工作在可见光波段的传统相机不同,热成像相机可以通过捕获不同水平的红外光来探测红外辐射(热量);这些红外光肉眼不可见,但可以被感知到热量,感知到的热量强弱取决于红外光的水平和强度。

所有物体都会发射某种类型和某种水平的红外辐射。但是,热成像相机并不是测量温度,而是通过分析热特征来计算温度。例如,使用热成像相机,消防部门可以发现并消除不透明的厚墙壁后面电线过热等潜在危险,因为热成像相机不仅可以看到墙壁表面本身的热特征,还可以看到并区分隐藏在墙壁后面、人眼或可见光相机看不见的过热电线,或更强烈的热量特征。

用于塑料焊接的MoviTherm TSI检测系统应用了同样的技术。MoviTherm与HA Industries公司合作开发的这套交钥匙型在线解决方案,能够提供热测量功能,以确保整个焊接表面保持合适的温度。

该检测系统通常包含至少四台相机、一台工业计算机和触摸屏。相机采用的是MoviTherm的A700 Smart Sensor FLIR相机,具有640×480热像素分辨率,测量精度为±2°C,精确电动聚焦,兼容PoE和GenICam协议。

图2: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该检测系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配置,但目标基本相同:在焊接完成后、焊缝冷却前,尽可能快地(最好是在1s内)进行检测。

Bursell说:“这关乎时间、视线和距离。我们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像素落在物体上。必须有一条清晰的路径去到相机正在扫描的任何物体。我们希望在尽可能接近焊接完成的地方拍摄图像,并且希望相机在尽可能靠近的地方能够正常工作。”

焊接完成后,热成像相机扫描被焊接的物体,并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计算机持续从相机捕获15位数据流,并使用MoviTherm公司编写和开发的软件分析这些数据。

质量参数取决于被焊接物。利用MoviTherm软件,计算机会确定焊缝是否符合参数要求。如果不符合,则可以对系统进行设置,以提醒现场操作员。该系统还可以设置为连接到云,通过电子邮件、文本或语音消息向场外的个人发送警报。如果需要,该系统甚至可以被编程来停止焊接过程,以防止问题得到纠正之前,继续进行不合格的焊接。

测量结果存储在检测系统中,该系统具有FTP传输能力,可以将检测结果卸载到网络或服务器。Bursell说,该系统能够实时执行所有这些功能。

未来前景

目前,该检测系统只是检测焊缝本身;接下来发展的下一步可能是增加双重检测功能,例如实时监测发射器功率的能力,以帮助更早地检测出故障的发射器,并自动调整功率,以增强热量生成。虽然客户很可能已经在监测功率水平,并且功率损失可以从检测结果中反推出来,例如探测冷点的增加或不良焊缝的扩散,但将所有这些功能自动化的能力将是一种进步,这无疑也是可能实现的。

“发射器发生任何变化(例如发射器因达到寿命终点而停止工作),都可能在焊缝中产生冷点,从而导致焊接质量问题。”Bursell说,“因此,如果能够更早地发现有问题的焊缝,将能为公司节省数千美元开销。虽然我们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我们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

文章来源:  ACT视觉系统设计 

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