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器视觉成像的波段不断从可见光范围向非可见光范围拓展,越来越多的厂商都在陆陆续续有非可见光波段的成像产品推出,非可见光成像正在不断填补可见光成像的能力空缺。针对短波红外/红外、紫外成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机会以及未来等问题,《视觉系统设计》杂志有幸采访了JAI中国区销售经理吴国栋先生,在此将采访内容与读者分享。

JAI中国区销售经理吴国栋

 

JAI中国区销售经理吴国栋表示,随着我国制造水平的提升,短波红外/红外波段和紫外波段相机逐步在工业领域开始普及,其中食品和半导体行业是两大关键市场。

首先是以食品及食品加工业为导向的非可见光场景视觉识别。随着应用于检测的波长谱段的扩大,短波红外技术的检测速度、准确性、可靠性也得到了提升,从而用于更多的高端检测,做到识别杂质和污染物、提高分拣能力以及提升产品质量。其次是以半导体制造为导向的精密检测对紫外波段成像有着广泛且持续增长的需求。在使用光刻工艺制造微芯片的过程中,紫外相机可以有效识别和检测出产品缺陷,提高产品质量,降本增效。

无论是传统消费行业还是高端制造业,都对非可见光成像有着广泛且持续增长的需求,这是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的良好契机。

JAI的策略是打造紫外相机在UVB和UVA波段的出色量子效率,并延伸到UVC波段。JAI的短波红外相机仅靠一个检测站点,就可以同时获得可见光及短波红外成像数据,能更好地定位隐藏的缺陷或异物。

2024年,在产品开发方面,JAI会在传统优势领域(如棱镜相机)深化具体应用,实现应用落地;保持技术创新,继续推出新产品;另外JAI也乐于为合适的客户提供批量定制。“明年我们会在食品加工、半导体制造等增量市场加大资源投入,推广JAI极具特色的NIR棱镜相机和紫外相机;同时在激光器制造、制药、特种印刷、生命科学等前沿技术行业,JAI一方面会将国外先进的应用经验分享给国内客户,另一方面也会倾听国内客户诉求,更快速地对接国内需求。” 吴国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