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产品主要攻关的是印刷电子线路板类(FC-BGA)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手机、车载、消费品、高精尖制造等行业的最终外观质量检验工序。主要起到精确测量PCB表面的缺陷,提高生产质量,节省人力的作用。
    这类产品因光学应用、机械高集成度、软件算法等技术难点国内无法突破,目前国内无法生产必须从国外以色列、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国家进口,存在供货不稳定、交期长、价格昂贵....等特点,随着国际贸易形势越趋严峻,一旦国外对我国断供该设备(或不提供更新服务等)将对整个电子制造业造成无法出货的影响,存在“卡脖子”受制于人的情况。
  本产品围绕FC-BGA板智能化检测,研发出了一款面向FC-BGA行业的微米级精度外观智能检测装备--感图明鉴者FC-BGA AI检测机器人,解决FC-BGA板检测问题。通过对计算机视觉、光学、机械自动化集成等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研发国产化替代装备,大幅提高PCB板后端测试的直通率,降低维修成本和测试成本,实现国内集成电路PCB板成品检测成本更低、精度更高、速度更快,摆脱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

FC-BGA基板是高性能计算设备的刚需载板。 FC-BGA具有线宽线距小、引脚多的优点,被应用于CPU、GPU、FPGA、ASIC等高性能运算,受益于云计算、AI新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Prismark预测:FC-BGA将成为IC载板行业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      

FC BGA封装技术的优点主要包括:

l   更高的密度:因为FC-BGA封装技术可在同样的封装面积内安装更多的芯片引脚,从而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小的封装尺寸。

l   更好的散热性能:FC-BGA能允许芯片直接连接到散热器或散热片上,从而提高了热量传递的效率。

l   更高的可靠性和电性能:因为它可以减少芯片与基板之间的电阻和电容等因素,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

由于半导体基板高精度的特性,因此半导体基板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外观检测的要求非常高,主要需要检测的缺陷包括划痕、裂纹、氧化等,这些缺陷会严重影响半导体基板的质量和可靠性。例如,划痕和裂纹可能会导致半导体基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而氧化可能会影响半导体基板的电性能;且目前高精度的基板外观检测设备基本是被台资和美资企业垄断,半导体FC-BGA基板人工智能AVI检测机器人--感图明鉴者FC-BGA AI检测机器人则彻底解决了在泛半导体领域这个卡脖子的难点。

主要性能指标:

1、外观尺寸:AI+CV软硬融合一体设备,全自动彩色整体解决方案,2460*1100*2170mm(L*W*H);

2、可检尺寸:5*5~120*120(mm),可检厚度:0.2~4(mm),检测对象可以做到检测精度3.5um、Tray盘自动上下料、同时可以实现正反面皆可检测;

3、视觉参数:CCD:2.5um/3.5um,16K彩色高速线扫;高亮多角度组合光源,可做到全缺陷类别高检出,包括但不限于异色、板裂、漏铜、划伤、异物、压伤、凹陷、缺口,蚀刻不良,污染等;

4、可达到的检出效果是≥99.95%,漏检率≤0.05%,过杀率≤2%,CT(s)≤72s/tray;

5、可做到实时良率监控+数据统计分析+Mes链接等。

产品优势:

感图明鉴者FC-BGA AI检测机器人是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并融合多种AI技术,我们的产品具有模型训练占用资源少、训练时间短、所需训练数据少;推理识别模型灵活且泛化能力强;识别效果快速可靠、识别率高、速度快等特点,充分满足生产线的实际需求,具体产品优势包括:

l   感图自研全光谱多维度的光源系统,专为高精密检测定制;

l   行业领先的算法(AI+CV)体系、辅以丰富的缺陷库,对缺陷进行智能化精准分类及分析;

l   可精准检测传统AVI无法有效检出的外观缺陷,所有常见缺陷全覆盖;

l   实时监控良率变化,辅助产线决策,智能化品质管控与良率改善;

l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AI检测训练及检测系统、决策实施等模块,可完成数据筛选、标注处理、模型训练、推理识别等多个步骤,在本地实现模型训练和推理识别的数据闭环;

l   同时把AI技术融合到了整个产品落地的流程:图像采集数据AI处理技术-自动化收集缺陷样本并完成图像清晰度筛选、图像属性调节和多图片拼接自动化数据标注处理技术-自主完成90%+的数据标注工作;

l   AI高精度目标识别技术:基于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多源图像融合处理算法,可准确检测并区分各类复杂非标准缺陷(检测准确度>99.99%);

l   小样本AI模型训练技术: 基于数据增强的小样本缺陷模型训练技术、基于数十百张缺陷小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并达到准确识别。

应用领域:感图明鉴者FC BGA AI检测机器人应用领域是FC-BGA的unit ICS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