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美国雷神(Raytheon)公司的多光谱瞄准系统(MTS)将电光/红外(EO/IR) 、激光识别和激光照明功能集成在一起。

MTS产品系列传感器,包括MTS-A、MTS-B、MTS-C、MTS-D (AN/DAS-4),经过近400万个操作飞行小时的实战验证,MTS可提供来详细光电情报数据,以支持相关任务的顺利执行。

MTS系统使用先进的数字架构,可实现远程监视、目标捕获、跟踪、激光测距和照射,MTS传感器具有多视场、电子变焦、多模式视频跟踪功能。

迄今为止,Raytheon已向用户交付了3000多个MTS传感器,并成功地将该系统的44种变体集成到20多个机载平台,包括 MH-60黑鹰、C-130大力神、MQ-9C收割者、MQ-1捕食者和 MQ-1C灰鹰。

MTS-B(标准型)

MTS-B标准型有多个个光学通道,最大的主窗口后为同轴反射式前置望远系统、快反镜(出瞳位置或附近)、分光镜、成像系统(中波红外+近红外+可见光),这是MTS-B的主光学系统,前置望远镜的倍率约12x。

旁轴配置其他了通道,其中激光标识器一般用于协同作战时给己方部队标注目标,中红外大视场通道用于全天时导航和态势感知,中红外中视场成像通道一般用于战场目标搜索,电视大视场成像通道因其更高分辨率和适合人眼习惯的色彩信息,常用于白天导航和态势感知;激光照射器为1.06 μm激光,人眼安全激光测距机为1.06 μm激光器OPO后生成的1.57 μm波长激光。

标准型MTS-B 搭载的光学系统

MTS-B 性能参数

MTS-B采用了F3和F6的双F数中波红外通道,F3通道有较高信噪比,可兼顾对地和对空探测;F6通道有更高的角分辨率。这种双F数通道需要切换光路中的镜组实现。虽然F6通道的光学衍射斑已经远超探测器像元尺寸,但通过累计积分时间和像素级数字化,仍能在能量充足的场景条件下使用。

从参数表中的5 μrad稳定精度、0.23°×0.31°视场以及同时代的柯达1280 x 960、7.4 μm像元间距CCD探测器分析,电视通道的F数为5.6,焦距1630 mm。据推测,MTS-B前置望远系统很可能采用了同轴三反结构,其方位视场最大可以达到2°左右,俯仰视场约0.7°,像质接近衍射限。反向设计的前置望远系统如下图所示,放大倍率12x,最大有效通光口φ291 mm ,实际口径最大尺寸约320 mm。

前置望远镜光路(反向设计)

标准版的MTS-B没有采用更多波段,但MTS-C弥补了这些缺憾,据报道,MTS-C采用了1280× 1024、10 μm像元间距的中波红外探测器,增加适合对空的制冷型长波红外探测器,更换了大面阵、小像元间距的可见光/近红外探测器,增加透雾能力强、量子效率高的短波红外探测器,升级远程激光测距能力。MTS-C还增加基于快反镜大角度反扫补偿的复合轴控制步进凝视扫描功能,毕竟MTS-C主要用于弹道导弹预警,需要广域探测。

用于导弹预警的MTS-C

MTS-B相关资料转自《国外转塔式光电瞄准吊舱技术发展分析》一文,该文发表于《光学精密工程》(2024.8)。

来源:MEMS

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内容、图片、视频来自网络,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