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中宣部新闻局组织了“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团,对新时达机器人公司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7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近百名记者参与了此次活动,共同见证了新时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成果和产业升级的实践。

全长三角造:自主可控的新篇章

新时达总裁梁锐向记者团介绍道,作为“全长三角造”机器人的链主企业,新时达机器人产品完全实现了自主可控,从核心部件到最终组装,整个产业链均在长三角地区完成。这一战略不仅响应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也体现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从2022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长三角造”机器人的出货量呈现出逐年翻倍的增长态势,这也得益于公司对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

产业升级:从“制造”到“智造”

新时达机器人的超级工厂展示了其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新时达工作人员表示,“新时达从未停止过在数智化革新上的推进与探索。”在这里,机器人开始自己造机器人,这不仅是生产效率的飞跃,更是生产方式的革新。新时达的机器人产品在智能化技改和数字化赋能的推动下,释放出了新的生产力,引领制造业向“智造”转型。

媒体聚焦: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栏目对新时达机器人超级工厂进行了直播报道,各大媒体也在纸媒和新媒体上重要位置刊发了新时达的相关新闻。新时达机器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首轮可统计的线上阅读量和视频播放量累计已超过1000万。

未来展望:国产替代与国际竞争

新时达机器人公司总裁梁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型机器人是未来国产替代的重要方向,公司将持续拓宽其应用面,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新时达的目标是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走向世界。

通过此次中宣部组织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时达机器人公司展现了其在推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时达的实践和成就,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达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领先企业,累计出货量超过4万台,位居国产第一梯队。公司已熟练掌握焊接、切割、分拣、装配、上下料、打磨抛光、搬运码垛等多种工艺,在新能源、3C、白电、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金属加工、军民融合等行业推动了示范应用,目前已经进入汽车整车企业。

转自:中国工博会

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