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世界机器人消费最大的国家,随着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逐步从工业制造领域延伸至了智能服务领域。
目前,全世界机器人产业中,中国占据了38%的市场份额,从地面运输到航空探测,从家庭娱乐到医疗救灾,中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经到了全面覆盖的阶段。无论智能化程度还是运动能力,中国的机器人都开始在国际舞台有了一席之地。
几天前,智东西曾报道过美国华盛顿医疗中心使用机器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消息。这个案例在整个抗击疫情阶段起到了很强的启示和带动作用。
当然由于中国确诊病例的数量远高于美国,对每个病人实施这种全方位的隔离是不现实的,但从远程问诊、消毒、送药各个环节介入,可以为医护人员分担一部分工作,也能一定程度上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
1.消毒机器人
消毒,成为了抗击病毒的第一道防线。
使用机器人消毒能做到人机分离,保障人员安全。上海钛米机器人的消毒机器人已经在武汉疫情中心的武汉协和医院、武汉中心医院等6家医院及上海仁济,肺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温一、温州六院等最前线战场进行7*24小时不间断使用。
▲机器人消毒前后采样报告
这些消毒机器人能够针对环境物表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多点消毒,充分弥补了传统固定式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管、及化学熏蒸法的不足,对芽孢以及各种多重耐药菌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99.9999%杀灭效果。
在疫情现场,消毒机器人除了在手术室中完成手术环境的消毒,还能重点针对患者、医护、医废的高频活动区域进行沿路经高水平消毒,重点针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所处区域进行多点终末消毒。
消毒机器人已经走上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线。据了解,目前医疗消毒机器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灵至科技、钛米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企业都为一线医疗团队提供了消毒机器人辅助治疗。
2.送药机器人
前几天,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了广州赛特智能的两台送药机器人“平平”和“安安”为患者进行病房送药。
平平和安安可以自动开门、关门、搭乘电梯,与医护人员将病人的药品放入机器人舱内后,平平和安安就会按照输入的病房和床号将药品送到指定病人的手里。完成送药任务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机器人进行消毒处理,才能再次使用。
2月3日湖南迪邦医疗科技公司与深圳普渡科技共同向岳阳医院捐赠了4台送药机器人,2月4日,这4台送药机器人已经迅速上岗,开始为隔离患者送药、送餐。
使用机器人送药避免了医护人员和病患的过多接触,除了查房和必要的问诊环节,机器人可以代替医护人员完成简单的配送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感染风险。
科技企业成医护人员后盾
机器人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一线队员。包括钛米机器人、灵至科技、猎豹移动、普渡科技、擎朗智能、云迹科技等企业在内的机器人企业,都在疫情中寻找着能贡献一己之力的机会,为疫区捐赠物资。
云迹科技已向武汉火神山医院、杭州定点隔离酒店输送了第一批十余台机器人及配套产品,用于隔离病人的药品和餐饮运输、物品无人递送等服务,并已陆续开始使用。
钛米机器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消毒机器人是第一批重在解决疫情防控问题的机器人,之后会陆续提供自助发热初筛工作站、隔离病房陪伴机器人等辅助疫情救治等机器人。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是一场灾难,但疫情暴发时冲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我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我们相信在新技术的支持下,终会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