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消息,索尼官方宣布,投资者们批准了将公司名称从“索尼公司”改为“索尼集团”的提议,2021年4月正式生效。对于为何改名,索尼给出的解释是:“电子产品是索尼公司的起跑点,而对于这家日本蓝筹股来说,重塑品牌代表着它正努力将视频游戏、金融服务等业务与电子置于同等地位。”

索尼首席执行官吉田宪一郎表示:“我们决定将公司改名为索尼集团,是因为我们希望充分利用业务组合的多样性,来促进业务的发展和演化。即将到来的变革将带领公司进入下一个新阶段。”

索尼的前身是1945年10月井深大在东京日本桥的白木屋百货仓库成立的“东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受邀加入后于1946年正式成立“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随后盛田昭夫创造了“Sony”这个日式英文名,并于1958年正式启用。

长期以来,索尼一直受困于“多元化折让”,因为投资者倾向于避免购买业务线太过多元化的公司的股票,而近年来,日本的一些电子集团都试图放弃旗下的非核心业务,尤其是日立最为明显。

但是在新冠疫情下,索尼的多元化模式也展现了自己的优势,比如游戏、音乐和其它娱乐业务可以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的需求,从而抵消了电子产品销量的下降。

有分析师认为,随着名称的改变,索尼可能成为“一家享受集团红利的独特公司“。

在现行的结构下,索尼管理着整个集团的运营,同时把控电子业务。电子业务转移到以索尼名义成立的中间控股公司后,后勤支持职能将分离出来。

新的索尼集团将专注于人力资源和财务分配,从而尽可能发挥内部协同效应。同时,索尼计划投入约4000亿日元(263亿元人民币),将索尼金融控股公司转变为一家全资子公司,其业务是为零售客户提供保险和网上银行服务。

激进对冲基金Third Point曾呼吁索尼出售其所持索尼金融的股份,但索尼抵御了压力,且正欲其变为一家全资子公司。此举更为明确地向市场传达了索尼的意图。

在后疫情时期,首席执行官吉田宪一郎面临着维持股价涨势的考验。3月以来新冠疫情引发市场大跌,索尼股价触及5,297日元低点后回升,周四收于7,555日元。公司股价重回1月份创造的十九年来最高点8,113日元指日可待。

索尼的股东年会通常有超过1,500人出席。今年,即使索尼要求股东们不聚集,仍有222名股东到场与会。

“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数字化的浪潮,我看到了其中的协同效应,”一名40岁的股东说,他回忆起去年购买股票时的情形。